“家里断了两天电,冰箱里的东西全坏了,找物业沟通还被骂,这事搁谁身上不委屈?”提及前两天的经历,兴庆区阳光SOHO公寓的租客仍难掩无奈。原来,他早已按约定向房东缴清物业费,却因房东未及时转交物业公司,被物业以“费用未清”为由拒绝办理电费缴纳与供电手续,导致租户不仅无法正常用电,还在双方沟通时又因情绪激动、言语过激,让租客愤怒情绪再次加剧,矛盾彻底升级。
接到投诉后,家园社区12345专员李丽丽与矛盾调解专干及网格员马萍,两人第一时间前往公寓楼,将租客与物业公司代表邀约至调解室。调解现场,两位工作人员先认真倾听双方论述,再逐一核对聊天记录,很快厘清症结——核心是物业费转交的“信息断层”,导火索则是双方缺乏有效沟通、被情绪主导的争执。
为了让调解更有温度,工作人员李丽丽将租客请到隔壁房间,没有直奔矛盾焦点,而是从“您多大年纪了?”“平时上班忙不忙?”“在这儿住多久了?”等家常话聊起。待对方情绪平复后,才温和地指出其在处理问题时的不足,比如未及时与房东、物业三方同步缴费信息,并细致讲解后续遇到类似情况的解决办法:“先跟房东确认费用转交进度,再带着凭证和物业好好沟通,别让情绪先‘上头’,问题才能更快解决。”
一番推心置腹的沟通,让租客和妻子慢慢放下了怨气,坦然接受了调解方案。物业公司代表也在一旁深受触动,当场表示会以此次事件为镜,优化沟通流程,提升服务质量,保证未来服务态度,避免再因“沟通差”引发“民生愁”。
一场小小的调解,不仅解开了租客与物业的“疙瘩”,更让家园社区的“连心桥”越搭越牢。在这里,没有冰冷的争执,只有耐心的倾听与真诚的化解。而这份温暖,正是构建和谐社区最动人的底色。